狮舞杂技
时间: 2014-10-16 09:58 来源: 韩城新闻网 作者: 龍少 点击: 195 次
分享到: 更多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耍狮”, 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有“百兽之王”之誉,它雄伟、威武,在中华民族百姓心目中被视为瑞兽,象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耍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有“百兽之王”之誉,它雄伟、威武,在中华民族百姓心目中被视为瑞兽,象征着威猛勇敢、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深受人们的喜爱。 狮舞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在我国流行的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富有情趣;“武狮”则注重技巧和武功的施展,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善战。根据狮子模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都可以见到欢快的舞狮活动,把老百姓的欢喜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家庄狮舞杂技是韩城地区别具一格的民间社火活动,主要流传于韩城市龙亭镇白家庄村一带。据传在清朝后期,一任姓老艺人遭遇灾难离乡背井,流落定居于韩城的白家庄村,也带来了狮舞杂技,组建了白家庄狮舞团。他言传身教,精心授艺,白家庄狮舞杂技技艺愈来愈精湛。建国前,白家庄狮舞杂技队伍已具规模,每年正月十五进行演出,其别具一格的杂技艺术在远近乡镇颇有名气。 白家庄狮舞杂技节目丰富、姿态多样、艰险奇特,兼具舞蹈、杂技、体育的艺术特色。表演者无论在地面或高空,都需灵活多变、胆大心细、刚毅勇猛,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知难而进、威武不屈、英勇善战、争取胜利的精神。白家庄狮舞杂技从名称便可知属于“武狮”,重技巧和武功的运用,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性格。表演狮舞者一定要具备相当的武术功底,方可胜任。形式有单人独扮的小狮及双人合扮的大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狮皮覆盖,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表演时,一人手持彩球或头带面具在前引逗狮子做抖动、搔样、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并配以锣鼓声,动作合拍,维妙维肖,逗人喜爱。 表演内容主要有:开创四门,威风八面;上桌子山;翻越凳子山;独木天桥;翻越梯子山;巧玩花板凳;五子登科;狮子滚绣球;狮子喷火,口吐青莲;上刀山;小寇打架;钻火圈;洞中生子;大过桥;训狮;群狮秧歌舞;狮口吐对联;攀登高峰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龙亭镇狮舞杂技在韩城金城大街进行了游行表演,为国庆奉献了一份盛况空前的贺礼;1958年,参加了韩合并县的文化艺术大赛,以精湛的技艺独占鳌头,荣获金盾奖旗。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白家庄狮舞杂技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改革开放后,白家庄狮舞杂技曾经进行过恢复性的排练演出,但因后继乏人,当年的精彩技艺和盛况已再难找寻。2008年被列入渭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管理员) |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