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市场:济南杂技的创新之路

  • 2018-04-04 15:40:23
  • 点赞量:2418
  • 点击量:48767
  • 作者:

从赛场到市场:济南杂技的创新之路

从赛场到市场:济南杂技的创新之路

  北京时间3月11日凌晨,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喜传捷报,在第11届俄罗斯国际马戏节的颁奖典礼上,济南市杂技团凭借《勇者无惧——蹬人》和《草帽》一举荣获马戏节金奖,“China”这一名字又被世界所瞩目仰望。

  2017年9月第十届中国杂技节金菊奖、2017年10月第16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2017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金虎奖、2018年2月第39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金奖及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2018年2月第七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节金象奖,再到俄罗斯国际马戏节金熊奖。六个沉甸甸的奖杯见证着济南市杂技团多年来的拼搏进取、厚积薄发。

  在赛场重视创新的今天,传统节目慢慢没落了;只有创新改良才有生命力,才能生存

  纵观这些杂技赛场,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提出了新概念杂技,以接地气、故事情节和生活为主;摩纳哥蒙特卡洛杂技节追求阵容和技巧;俄罗斯国际马戏节则囊括了马戏、驯兽、杂技等多种形式。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介绍,这些杂技节虽各有特点,但共同的追求就是杂技的创新:“国际杂技表演大赛上,评分标准不止是动作难度,还有音乐、服装、表情、剧本、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创新占了分数的很大一部分。所以现在各个杂技团都在尽力创新来出国比赛。能够参加国际比赛是一个杂技团地位的象征,如果你的团能经常出入国外大型比赛,还频频获奖,那就能证明杂技团的地位,也是为国争光。”

  中国很多传统杂技以高难度出名,像蹬板凳、排椅、顶竿、扛竿、飞叉、三把刀等都是传统杂技的代表节目,但现在很多项目基本上都没有人练了。传统节目难以创新,或者在创新的同时没有重视传承,在赛场重视创新的今天,这些节目就慢慢没落了。

  邓宝金表示原因还在于传统杂技的难度很高。“拿蹬板凳来说,现在全国基本没有练蹬板凳的了,首先这个节目练习的时候用人很多,得十几个人,递凳子的、递椅子的、保托的、拉保险的等等;另外,道具也多,配合也比较麻烦,它跟蹬人也不一样,蹬人没有道具,蹬的是人,可以互相配合;蹬板凳就全靠表演者自己找平衡,特别难练,现在,慢慢地就没有了。”

  另外,一些传统节目非常“吃功”,“只有下大力气才能练好,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费这个劲儿了。”那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杂技节目只有消亡一路?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对传统节目提出了改良的建议:“只有创新改良才有生命力,才能生存。济南市杂技团将‘高椅’下面加上了转台,各个位置的观众都可以全方位看到演员的表演,这就增加了可看性。”

  创新的同时要兼顾其技巧难度,不能顾此失彼;节目创新需要专门的人才

  孙力力创排的《十三人顶碗》、《俏花旦——集体空竹》等多个节目获得“金小丑”奖,她本人更是担任过国际各大杂技赛场的评委。孙力力感慨:“一说起杂技,观众的反应可能就是‘不就是顶个碗’‘杂技不就是杂耍’吗?观众觉得看一次就不用再看了,很难被他们承认。”

  杂技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但怎么改?怎么创新?孙力力认为,杂技的本体是技巧,这一点是最基本的,创新的同时还要兼顾其技巧难度,不能顾此失彼。获得金熊奖、金象奖的《蹬人》节目,是由山东省杂技团首创出来的,但济南市杂技团做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在加快速度的同时,做到了动作准确、衔接流畅,“这就显示出功夫来了。”

  《十三人顶碗》《俏花旦——集体空竹》等节目历经十几年一直是中国杂技团的“卖点”。《十三人顶碗》在保留原来技术技巧的基础上,不但演员人数增加,而且加入了抛接等动作,又结合了魔术的表现手法、舞蹈的艺术编排,一举夺得2004年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曾经登上央视春晚的《俏花旦——集体空竹》,在传统“空竹”技巧外,节目融入了京剧艺术的“花旦”元素、跳步、碎步圆场、翎子等,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高难度技巧又保证了可看性,最终该节目实现了海内外杂技赛场的“大满贯”。

  “杂技过去拼体力,现在拼智力。”从事杂技事业近60年的孙力力这样认为。从技巧创新,到道具创新、编排创新,杂技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节目创新需要专门的人才,“你要是想请外援或是创编者,排练一个新的节目需要很长的时间,外来人员没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邓宝金介绍,一些实力雄厚的杂技团如中国杂技团,有着专门的创意人才,除了创意总监,还有专门的道具设计师,负责道具创新,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据了解,中国杂技团杂技道具研发专家叫王建民,他被称为“杂技的创意奇才”,中国杂技团金奖节目《俏花旦——集体空竹》《圣斗·地圈》《摇摆高拐》中都有他设计的道具。“但这样的人才是少数,创编者还是比较稀缺的。”

  一些金奖节目在下台后,就有演出商来洽谈合作;国际市场尚缺独立运作

  邓宝金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有大大小小杂技团百余个,但一直存在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的状况下,很多杂技院团都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中国文化走出去,杂技充当着文化输出的“排头兵”角色。2017年6月,“济南杂技团粉墨剧院”在美国布兰森举行挂牌三周年庆典活动,与中国杂技海外演出大多是参与国外艺术团体“拼盘”演出不同,以剧目冠名海外剧场并长期演出,实属难得。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是济南市杂技团的一个代表性剧目。2008年首演以来,在珍珠泉礼堂连演5年,创造了我省专业剧团同一剧目、同一地点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但后来由于剧场档期等问题,只能中断了珍珠泉礼堂的演出。”《粉墨》后来走出国门,在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驻场演出,并揭牌成立了“济南杂技团粉墨剧场”。

  “杂技团是靠节目打出名声的,有了节目才能有地位,有了地位才会有市场和社会知名度。”邓宝金介绍,国外的演出商都是到各个赛场挑选节目回国参与演出的,而且演出费很丰厚。一些金奖节目在下台后,就有演出商来洽谈合作。

  “我非常看好济南市杂技团的《蹬人》节目,这个节目在市场上非常有卖点,有技巧难度,演员的表演也非常有激情、感召力。”孙力力介绍,一个金奖节目,如果包装、营销到位,起码可以“红火八九年”。《俏花旦——集体空竹》最受欢迎时同时签订了四份合作协议,在欧美十几年巡演常演不衰。

  “但是目前主供给市场的运作方式还是打比赛、争名次再等人来挑,没有办法独立运作,需要演出商来做中间人,没有直接和剧场合作,这就是国外市场的最大问题。”邓宝金介绍,《粉墨》和美方的合作,就是属于这种形式,“我们以后准备直接和剧场合作,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
文章赞赏列表
相关新闻

标签相关

浏览量:160591 时间:2020-11-20 16:58:01

浏览量:198583 时间:2018-05-28 10:34:28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

发 表 您 的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