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举行 众星云集阵容强大
11月27日全天,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以及总局电影局、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部门、部分电影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论坛。
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首先代表电影局致辞,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砥砺前行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近年来崛起的中国电影新力量逐渐薪火相传接过前辈电影人的接力棒,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他希望新力量乃至所有中国电影人坚守电影艺术理想,不忘为广大中国观众服务的初心、保持创造和创新活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电影强国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题目为“昂首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由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轮流主持,120多位近年来在电影创作中卓有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济济一堂、热情饱满,共议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为期一天的论坛设置了“如何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精品力作”、“如何强化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等中国电影在新时代亟待破解的议题,电影人们围绕议题或激情发言,或促膝对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扬起前行的信心,共同凝心聚气,展望未来。
与会导演代表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要尊重创作规律、继承优良传统、保持专业态度、发扬工匠精神,比如导演要学会与演员“说戏”,摄影师要保持亲自掌镜,演员要深入体验生活等等,只要每个环节、每个工种都做到位并不断提升,中国电影才有可能真正赢得核心竞争力、文化张力和国际影响力。
编剧代表也表示,创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作品很难,要求创作者做到“真诚”面对观众、“认真”对待创作,真诚即是不忘初心,认真就是职业标准。做到这两点,拥有丰富创作资源的中国电影创作者将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同时,故事为王、类型为径,中国电影人尤其是中国电影新力量应该注重发挥中国智慧、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方能满足广大观众对美好电影生活的需要。
黄晓明、朱亚文、鹿晗、杨幂、周冬雨等演员代表在发言中也纷纷倡议,用心塑造好角色、积极传递正能量,以德艺双馨为目标,维护公共形象、承担社会责任,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工作者,为真善美代言,为中国电影助力。
制片人代表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未来潜力依然巨大,中国电影人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一方面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矢志不渝致力于提升电影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另外也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党的十九大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力戒浮躁之风、尊重电影本体,加强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电影工业体系,推动电影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电影发展要坚定“四个信心”,“要对新时代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充满信心;要对新时代中国电影提升创作质量,生产出更多优秀作品充满信心;要对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充满信心;要对新时代中国电影人才辈出充满信心”。
论坛最后还举行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浙江地区新加盟影院授牌仪式。该联盟成立运营一年以来,已经有全国145个城市,433家影院的579个影厅加盟。
第一组
发言嘉宾
■ 林超贤(《红海行动》导演)
■ 贾樟柯(《山河故人》导演)
■ 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导演)
■ 韩延(《滚蛋吧!肿瘤君》导演)
林超贤
怀揣一颗赤诚的“工匠之心”
电影创作者要在题材和制作上有所坚持,以《湄公河行动》为例,有人说公安题材不好拍,实际上我一直在寻找突破点,希望我的作品是一种“探索”。
我们应该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豪”,虽然我们的电影在科技方面还有所不足,但我们应该拥有一颗赤诚的“工匠之心”,要坚持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贾樟柯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不忘初心,每个人选择电影都有最初的理由,需要重温最初的动力,保持创造活力。目前,中国电影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中国电影的市场能力正在逐渐转变为文化影响力。
今年参与平遥电影展的影片一共有40多部,每一部电影的代表都来到了平遥,他们非常在意中国观众的看法和反应。20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宏大的使命,让我们用自己的工作去推动电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作者的专业态度。当前每年800部的电影产量,需要大量的创作人员,不仅是编剧、导演,还包括道具、服装等等,我们的基础人才仍然不够。作为导演,我们要用耐心和专业精神去培养更专业的合作伙伴。
徐峥
创作自觉
是电影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
在电影创作中,我们应该积极选择现实题材,形成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这些作品关注当下、关注生活,从现实中汲取营养,用电影语言描绘现实中的故事,传递希望、爱和力量。
同时,要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共鸣,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电影本体永远服务于人性和情感,而不能服务于人民币。我们要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淘金,挖掘当代价值主题,进行现代技术的创新和创造。
此外,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用国际视野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坚持“与新导演同行”,帮助年轻人科学成长,薪火相传,让中国电影生生不息。
韩延
新型作品与创作者成长的互动
新型作品在电影行业出现过,但是在华语电影中较少出现。在我的新片《动物世界》创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有一些逻辑与现实冲突时,我们应该考虑清楚是选择类型片的逻辑,还是生活逻辑?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现在类型片全部细分了,科幻片也被分成了很多个类型。创作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艺术的成长需要时间,但是技术的进步却是“立竿见影”,希望今后我们拍电影都可以抬着头拍,不再低头。
对谈环节
陈思诚(《唐人街探案》导演)
路阳(《绣春刀2》导演)
宋阳(《羞羞的铁拳》导演)
吴京(《战狼2》导演)
杨庆(《火锅英雄》导演)
在新的市场和变化面前,
怎样保持自己的创新动力?
路阳:我们一直考虑创新,各位导演也都在各自感兴趣的类型中不断探索。
中国电影未来要做文化输出,我们需要把电影价值观输出出去。当前很多外国电影也在做这件事。比如《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等,都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本国内涵。我们要做具有东方内核、具有东方文化气质的电影,在类型上做一些探索。
好莱坞不能照搬,我们要在题材类型和手段上想自己的办法。比如《绣春刀2》最后一场吊桥的戏,好莱坞的做法是直接在绿幕前拍。但最后我们基于行业现状,选择了绿幕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相对逼真,也保证演员安全。我们不要去做与好莱坞硬碰硬的尝试,应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更有价值探索的具有东方美的有原创性的作品。
杨庆:导演、编剧、演员这个职业的背后是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创作者都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观众。不断去理解自己对电影故事创作的需求,把自己当成观众去对待,与观众之间就不会有太远的距离。这样的电影才有诚意、有态度。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放手去拍,把心中最想拍的东西都拍出来。
宋阳:从创作上讲,我们不能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要拍观众喜欢的,观众需要的电影。电影的关注度和传播度很高,我们要对自己和观众负责。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创作,通过电影传递的能量和精神是什么?这需要思考。创新是经验也是经历,我们在不断地摸索,吸取前辈的经验慢慢前行,争取在喜剧类型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拍出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回馈观众。
吴京:金球奖评委说,没想到中国动作电影会有这么多的表述。其实很多时候,外国关注的只是中国市场而已,不关心电影本身。
要昂首新时代,其实应该先珍惜这个时代。我们想从好莱坞拿回一项技术,这不可能,他们想把中国人才吸引过去为他们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拿出“中国智慧”。
说到动作戏,如今替身和武行现在真的很少了,好多替身现在都在做一个“导演梦”,不愿意去多积累替身和武行的经验。反而美国替身和武行越来越多了,快要打入中国市场。如果替身都没了,那中国的军事类型、动作类型片的未来确实堪忧。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好,才能阔步新征程。
陈思诚:新和旧是相对而言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竞争,确实该思考如何求新求变。我理解的“新”有三个层面:内容新,方式新,形态新。
首先是内容新。2012年徐峥导演的《泰囧》问世,就是新的一个电影类型出现了。电影人要思考的是,还有很多类型我们没有碰过,是否还有“蓝海”?一定是有的。
其次是方式新。比如几种类型电影的嫁接。《天才枪手》是谍战片的外壳,《战狼2》虽然是军事题材,但是有漫威电影的感觉。
第三是形态新。电影面临最大的竞争来自互联网。如今电视剧越来越像电影。那么,电影能不能像电视剧?这里说的“像”,是学习它的连续性,比如《速度与激情》拍到第八集,观众依然很喜欢,可以拍摄第一部作品时,就思考拍可以延续的电影。
第二组
发言嘉宾
■ 郑大圣(《村戏》导演)
■ 董成鹏(《缝纫机乐队》导演)
■ 董润年(《老炮儿》编剧)
■ 刘毅(《战狼2》编剧)
郑大圣
以原创的精神做改编
近五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村戏》改编自贾大山小说集,当初改编的起心动念,出自对这类作家由衷的感佩,用敏感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国人的生存状态,也触及了时代的荒谬。
从来没有面对过话筒杆和摄影机的演员,在这部电影中贡献了最惊喜的表演。乐其道,守其艺,“台下看戏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创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小说原作和这群演员教给我,创作者从来不是人民之外或是人民之上的任何人,从来不能代表谁审判谁,同其情,和其体。我们本来就是他们。
董成鹏
我对拍摄电影始终有敬畏之心
早期我经营着一个互联网节目,后来拍了一个网剧。我对于拍摄电影非常敬畏。2015年的《煎饼侠》是我第一次拍摄电影,这部电影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后来这种成功变成了一种压力,让我不断地想后来的电影怎么拍?《缝纫机乐队》没有获得和《煎饼侠》一样的成功,但对我来说,它像是一次松绑,我越来越接近心中想要成为的导演的样子。希望我们永远都做一个骄傲、幸福、勇敢的电影人。
董润年
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和核心价值观这二者的关系特别简单,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其实就是观众的需求。观众真正想要获得的一定是更高级的精神满足,我认为这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契约,而且这种契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观众希望从这些故事上得到力量,更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如果一部喜剧片除了捧腹效果,还能够让观众产生精神力量,产生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勇气。这样的影片会让观众愿意一遍遍走进电影院。
无论做什么类型影片,不论主人公长成什么样,我们都是在塑造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可能是大人物,也可能是小人物,但只要人物内心有力量,有一团火,他就是一个英雄。创作者有责任满足观众对真正的英雄的需求。
刘毅
故事为王,尊重类型
电影和电视是文化的主体,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够传达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一直是全人类的普适价值观,那我们怎么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我们的作品中。
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中国精神力量加上类型电影的规律,我们的电影能够走得更远。类型不是好莱坞的类型,讲故事的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准则。
我们通过中国故事加上类型化的讲述方式,可以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输出。
对谈环节
不思凡(《大护法》导演)
崔民(《守边人》编剧)
郭柯(《二十二》导演)
袁媛(《滚蛋吧!肿瘤君》编剧)
张力(《空天猎》编剧)
赵宁宇(《勇士》编剧)
如何打造精品力作?
不思凡:我是做动画的,之前只是想在网上做一个网络动画,后来变成了动画电影。从我自己来看,其实有点粗糙。观众在生活状态中隐约触摸到,但尚未触摸到的那一点点东西,我们把它挖掘出来,来诠释个体对于现实的深刻理解。
崔民:2011年写了《杨善洲》之后,触及的都是主旋律,红色题材了。长久以来,主旋律影片“高大全”的做法,导致观众不太买账。在创作过程中,我还是希望人物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热度、接地气。而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其实世界上所有电影作品都符合这个创作规律,人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永远不变的。
郭柯:电影《二十二》的创作过程非常曲折,从借钱拍摄到众筹宣发。我总体的感受就是温暖,2002年开始做副导演,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选择纪录片的模式一开始是为了省钱。在拍老人的时候,我们把机器架得很远。大家都很主动地在做这样一个纪录片,我觉得很温暖。今年我们做了众筹和宣发,把这部电影推到了一种新高度,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我也希望把体会到的温暖和正面的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