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巴黎五位教授的“观看之道”

  • 2017-12-04 15:36:12
  • 点赞量:3107
  • 点击量:57595
  • 作者:

     来自巴黎五位教授的“观看之道”

司徒立 泰山下 布面油画 114×195 2015年
司徒立 泰山下 布面油画 114×195 2015年

原标题:来自巴黎五位教授的“观看之道”

  近日,由光达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观看之道——中国美术学院巴黎具象五教授展”在杭州光达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截止至2018年3月25日。

  “五教授”即雷蒙·马松(1922-2010)、阿利卡(1929-2010)、森·山方(1934- )、布列松(1908-2004)和司徒立(1949- )。

  他们是法国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同时也都曾获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对1990年代之后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具象表现绘画”概念是由让·克莱尔提出,司徒立对之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具象表现绘画倡导一种现象学式的观看方式:将原有的经验和理论悬置,并宣判无效,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具象表现绘画既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洗礼,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力图开辟现代绘画的新方向。就此而言,具象表现绘画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或画派,而是一种开放的思想和创作姿态。

  因此,这里的“观看之道”不是约翰·伯格的文化研究或媒体研究的视角,不是“传统与欲望”的视觉文化的观看之道。“观看之道”是观看的道理和方法。对于“具象表现”而言,绘画不是对知觉客体的再现,而是被看成一个有待体验的世界。

  五位名师,以他们的艺术,向我们展示了当代绘画的核心命题:重返观看。通过这种观看,我们不仅看到对象,而且看到观看本身。他们不仅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的清流,也为我们重新接续了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之初“中西融合”的学术传统。以他们为代表的具象表现绘画,将现象学的方法论与中国思想中以身观身、以物观物的观念联系起来,将这种观照之道活化到媒介语言和表现体系之中。

来源:美术报

作者
文章赞赏列表
相关新闻

标签相关

浏览量:174197 时间:2020-11-20 16:58:01

浏览量:214133 时间:2018-05-28 10:34:28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

发 表 您 的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