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少儿对艺术教育鉴赏能力“会长大”,作为家长真的懂吗
艺术教育中,少儿对绘画风格的注意是有限的。
所以了解少儿艺术鉴赏的发展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将少儿如何看待艺术作品进行概念化的另一种尝试,是考察儿童的艺术观念如何与其认知发展阶段向关联。
在少儿时期,有三个阶段,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艺术鉴赏的发展过程:
感觉
最年幼的阶段,喜欢抽象非写实的形象。
他们直觉对那些愉悦感官的艺术作品做出反应。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符号,因此,颜色和图案是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
常常发现少儿对一件作品的喜欢源自于直觉,很难解释自身选择的原因。
具象
随着少儿对符号的感觉增强,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作品自身的内容和主题。
虽然色彩和图案依然重要,创作题材和符号识别成了影响少儿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
他们更喜欢那些他们自己能够理解,并能以简单写实的方式进行描绘的题材。
此阶段,他们还初步形成了“美”的概念。
他们能够基于作品的具体特征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偏好。
表现
这个阶段出现在少儿的晚期。
少儿开始感知并欣赏作品的表现方式与风格。
尽管他们还会喜欢写实的东西,但是他们对微妙的色彩,复杂的构图与信息背后的情感,表示出了更多的兴趣。
艺术教育中,在评价一幅作品时,少儿开始考虑不同媒介的表现性质。
这个时候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采纳旁人的观点了,因此,他们也更能认知不同的艺术风格。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