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艺术实践: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三个样本

  • 2019-04-24 11:33:20
  • 点赞量:2812
  • 点击量:55332
  • 作者:

乡村振兴与艺术实践: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三个样本

  青田村保持着“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村貌

  景迈山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内景

  青田村改造后的老宅,外部修旧如旧,内部增设茶室、厨房等设施

  小学生到石节子美术馆参观

  【乡村振兴·艺术实践】

  4月2日,美术史家、美术史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薄松年先生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87岁。薄松年教授为当代中国美术史研究权威,对我国民间美术研究贡献尤为卓著,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本期我们刊登薄松年先生的两位学生的纪念文章,以此缅怀这位优秀的老师、学者、长者的风采。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三届“中国艺术乡建论坛”,今年与论坛同时举办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展”选择了三个样本: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的“景迈山”、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的“从许村到青田”以及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靳勒的“石节子美术馆”。这三个样本让我们看到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但一个共同前提就是尊重乡村的传统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展”策展人方李莉说,任何文化必须是活的,才可以世代相传,艺术的力量就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形式去唤醒和激活乡村文化,这也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价值所在——以艺术为桥梁,建设、保护和恢复乡村的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使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培养村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会使村民引发文化自豪感并产生保护的动力,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和改造模式。这三个案例的共同点,就是把该地区村民的民生民情、日常社会关系和精神需求,也就是在无数岁月的积累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加以整理、研究、表达和展示,在视觉、具体物理空间和社会心理各层面上,加深村民对本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美学等多方面资源的认知。学者王美钦认为,对所有从事地方营造项目的参与者来说,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吸引社区成员参与,并达到他们对项目的自治经营,应该是最终目的。

  景迈山计划:梳理文化 服务当地

  景迈山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的一个山区,这里拥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可上溯千年。在这里,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和汉族世世代代傍山而居,他们与茶树为邻,以务农为生,共同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木构民居渐被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一些原先富有当地特色的村寨民居和历史悠久的村落布局正在逐渐消失。从建筑美学和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当地一些古村落变得混杂无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审美的优势。

  从2016年底起,左靖带领一个由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摄影师、导演、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开始了“景迈山计划”。他们通过田野考察来了解该地区的人文与自然生态、村落布局和居住空间,节庆风俗和日常生活,以及当地的经济模式等。他们像社会学家一样,对景迈山上14个传统村落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统计,并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当地民风、民俗、民艺和宗教信仰。

  在进行实际的地方营造时,他们选择了翁基寨作为工作的起点。团队对传统干栏式木结构民居进行设计翻新,在保持原有结构并增强美学特色的同时,将其改造为具有当代性的公共或半公共空间。其中一幢被命名为翁基小展馆,成为展览当地文化和习俗的场地,还有一幢作为乡村工作站,另外两幢成为民宿用来接待访客。这些新改造过的房屋是保护式改造的案例展示。据左靖说,他的团队在传统干栏式建筑的保暖、防水、防鼠、采光、隔音和卫生间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保持并强化富有当地特色的建筑美感的同时,使里面的空间和设备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希望这些探索能为村民在改造他们的房子时提供参考。在左靖的构想中,“景迈山计划”整体上是以文化梳理为基础,内容生产为核心,服务当地为目的,它将是一个延伸到多个村庄的多年项目。

  左靖于2017年10月策划了“今日翁基”展览,在新完工的翁基小展馆呈现正在进行的“景迈山计划”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这是一个“乡土教材式”的展览,通过展陈让村民,尤其是孩子们去了解自己村寨的历史、文化,从而实现教育的功能。展览很受当地村民的欢迎,特别是那些以他们的民族文化为主题或介绍村民的生产方式和当地节庆礼仪的作品,很多人反复到展厅观看,也会带亲戚朋友来看。有些村民甚至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里或店里用上关于茶叶生产和民族文化的手绘和视频,以便与来访的客人交流。村民的这些反馈可以视作对左靖团队工作的认可。“今日翁基”展览的另一潜在受众群体则为来访的游客,因而整个展览的内容和它的展示空间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新内容。

  从许村到青田:以艺术接续传统文明

  从许村到青田,渠岩一路走了近10年。

  许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松烟镇。“许村计划”以艺术和节庆的方式,试图重建乡村地方与区域、世界的互动关系,艺术在其中作为连接人与人关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村的社会网络、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待周遭世界与人群的态度。经过多年实践和长期耕耘,许村村民已将“许村艺术节”当作自己的节日,艺术节已深深嵌入地方文化与乡村生活之中。“许村艺术节”之所以有恒久的生命活力,得益于外部文化资源与当地文化逻辑的成功嫁接与融合。

  由于社会条件所限和有意为之,许村既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中喧嚣的旅游村,也没有变成外来者为主体的艺术家村落聚居地,许村仍是许村人的家园,许村和许村人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历史和生活。许村既避免了单一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避免了外部过度介入的难题,正契合了乡村用自己的方式和规律逐渐复苏的应有之义。

  青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静静地躺在南粤纵横交错的水网里。青田虽然是广东的一个普通乡村,但是,村中传统的线索清晰可见,历史的遗存有迹可循,呈现出特殊的地域风貌。它既是顺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水乡自有的独特魅力;既保留完整的村落物质形态,又延续了鲜活的乡村生活现场。小桥、流水、榕树,完整的水系围绕村庄……这个平凡的小水乡,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

  2016年初,渠岩团队介入青田后,首先做了一年的历史与社会调查。“青田范式”是建立在对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当今社会连接。渠岩把建设的路径落实在青田村的乡村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民艺、审美等各个方面,希望以此来建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这意味着一切规划与建筑上的设计和布局都充分尊重青田的历史遗存、水系文脉和地形地貌,保留青田原来的自然风格和建筑神韵,以文化历史、环境构造、物质社会、消费审美和心理感受几方面为基础进行考虑。

  青田,是一个祥和自足的理想家园,渠岩带领他的团队,试图构建一幅民居、家宅、庙宇、书院、茶屋、工坊、有机农场、文创基地等相得益彰的文明画卷。青田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一路走来,历经沧桑,它传承了先辈的血脉和文明信息,不紧不慢,等待后人将它传承下去。它让人们重新思考社会的构成和人的处境,是艺术家全面深耕乡村的实践。

  石节子美术馆:植入黄土地的美术馆

  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叶堡乡石节子村,是一座普通的西北村庄,干旱缺水,交通不便,农作物很少,只有一些花椒树,少数的杏树、桃树和苹果树,而这个村却因成为一个特殊的美术馆而知名,整个自然村庄的山水、田园、植被、树木、院落、家禽、农具、日用品及村民构成,都是美术馆的展品。艺术家靳勒是土生土长的石节子人,他靠着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激情,从这缺水贫瘠的黄土沟走出去成长为一名艺术家及西北师范大学教师,2008年村民推选他成为村主任,同年石节子美术馆创立,成为国内第一个乡村美术馆。

  靳勒设想将整个村庄里的每家每户,包括四周的山山水水,都囊括成为一个乡村美术馆,村民们的家庭、生活、生产劳动等都是美术馆的一部分。在没有建立美术馆之前,村民们的生活就是日常生活,但现在这里的村民们开始艺术地生活着。为此,村民们开始自尊、自信起来,自动保护传统的民居,保护村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了接待外来的艺术家到这里创作和交流,村里开始变得干净整洁。靳勒说,他做艺术乡建并不仅仅为了脱贫致富,还是为了让村民们有尊严地生活。

  石节子美术馆每年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石节子村民与周边村民参与艺术、介入艺术,也分享艺术;村民与艺术家的交流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碰撞,给村民创造机会走出村庄,也培养了一些农民艺术家。

  互联网和新媒体让社会生活成为可以观看的“剧场”,石节子美术馆村民的活动也由此被放到了社会的聚光灯下。也就是说,石节子美术馆的建立,让村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一个极其偏远的小山村的生活。艺术作为桥梁,沟通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相互了解。石节子曾经做过一个活动,即外来的艺术家和村民一起做艺术创作,题目是:“我们一起飞”。在这里,不仅是艺术家和村民“一起飞”,也是城市人和农村人“一起飞”,是城市和乡村和谐共生、一起发展。


作者
文章赞赏列表
相关新闻

标签相关

浏览量:161998 时间:2020-11-20 16:58:01

浏览量:200565 时间:2018-05-28 10:34:28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

发 表 您 的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