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努力将韶关建成珠江三角洲后花园

  • 2017-11-04 17:20:59
  • 点赞量:3073
  • 点击量:57548
  • 作者:

                    全力以赴!努力将韶关建成珠江三角洲后花园

▲南岭小黄山风景。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发展旅游业成韶关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省委把旅游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为韶关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新的政策机遇。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韶关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韶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韶关市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历史优势,大力发展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休闲养生、户外运动等产业,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实现韶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努力把韶关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后花园成为韶关市各界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做好旅游这篇文章?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韶关市部分县(市、区),聆听韶关市广大干部群众及旅游从业者的心声,感受十九大精神为韶关市旅游业带来的激情与干劲。

  市旅游局:突出四大重点景区建设

  “抓住国家十三五旅游业规划将韶关市列为南岭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区、将丹霞山列为全国山岳旅游目的地以及韶关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三大机遇’,突出‘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重点景区建设,以点带面,统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努力将韶关市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后花园。”市旅游局局长梁祖超说,韶关市旅游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立足韶关市旅游业结构状况,着力将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韶关市重要新兴支柱产业。

  梁祖超表示,结合韶关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现状,旅游部门将以四大重点景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景区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其中,坚持以“空间拓展、文化活动、产品丰富”为重点,大力推进丹霞山开发建设,要以“打通南门,联通北门”为突破点,加快丹霞山旅游项目建设。深入挖掘南华寺禅宗文化内涵,以规划建设博物院、禅修院为突破点,优化南华寺景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推动大南华景区开发建设。突出珠玑古巷迁徙文化、姓氏文化核心主题,以改造提升古巷两侧建筑为突破点,充分展示古巷的历史文化内涵。巩固南岭现有旅游文化基础,以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景区发展与保护区之间的建设统筹,拓展南岭旅游空间。

  “良好的生态是韶关最宝贵的资源。韶关市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历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梁祖超说,接下来,韶关市将加快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路网,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市旅游部门将深入做好古村落、古驿道、客家围屋等特色旅游资源的摸底调查,精准掌握全市特色旅游资源数量、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突出特点,为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据分析,从需求来看,韶关市旅游已经到了全民旅游、自驾游和个性需求为主的新时期,来韶游客的活动空间正在向无所不至的“市民化”方向发展。补齐旅游服务配套体系的短板毋容置疑地成为韶关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梁祖超表示,韶关市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旅游环境,提升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水平。提升全市旅游整体服务质量水平,从游客出发,打造广东服务最优旅游目的地。

  大丹霞: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引领“大丹霞”旅游经济圈建设

                                                     丹霞山景区。 韶关日报记者 童铜韶 杨纯 张伟 摄  

  丹霞山是广东省唯一的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命名地为一身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党的十九大召开极大地鼓舞丹霞山所在地仁化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该县旅游局局长许关平表示,仁化县旅游系统将大力推动大丹霞旅游经济圈建设,按照“打通南门,联通北门”的规划建设思路,全面拓宽大丹霞的发展空间。同时要以丹霞山为龙头发展全域旅游,做好“旅游+”文章,重点在旅游+红色、旅游+体育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着力把仁化县创建为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旅游业把仁化建成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据了解,仁化县作为广东省革命老区,有史记载的红色革命遗址达200多处。如今,“红色文化”成为仁化发展全域旅游工作中着力打造的又一亮点。许关平说,仁化将全力推进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丹霞丰源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口镇“红色+温泉+古村”、石塘镇“红色+米酒+体育”乡村旅游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我们还将加大体育资源的挖掘力度,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许关平说,仁化体育资源丰富,将立足地方特色,创造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因地制宜设计旅游线路、活动、景点。“在现有南粤古驿道、徒步丹霞赛事的基础上,开发环丹霞山自行车赛、迷你马拉松、重走红军长征路等项目,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策划和包装,形成几个有地方特色及影响力的体育旅游品牌和体育竞赛品牌。”

  许关平表示,仁化还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培育一批特色农家乐和民宿客栈,推动丹霞仁家和丹霞民宿客栈为品牌的乡村旅游逢勃发展。

  大南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响“大南华”品牌

  ▲俯瞰南华寺。

  “曲江旅游接下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曲江旅游跨越发展,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自觉担负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光荣使命,推动曲江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谈及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曲江区旅游局局长赵英俊如是说。

  “曲江区将根据韶关‘大旅游’格局对曲江的定位,以‘大旅游’战略思维引领曲江的旅游发展,科学定位、分区布局,打响‘大南华’品牌,做好‘大南华’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博物院、禅修院,以及武广高铁韶关站到景区、马坝大道S248线改造工程、京广澳高速韶关南出口至环城路等三条由市主城区通往景区的准快速路线,即‘一寺两院三路’建设工作,将禅宗文化与民间养生概念结合起来,打造禅宗养生品牌。”赵英俊自信满满。

  据介绍,针对当前曲江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产业规模不大、产品层次不高、配套服务不全等问题,曲江将以“大南华”为龙头,以“禅宗祖庭”南华禅寺为依托,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延伸禅宗文化旅游产业链。同时,在总体规划中实施分区控制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产业类型、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区内禅宗文化、石峡文化、温泉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将丹霞山至南华寺沿线的枫湾、小坑、马坝、沙溪、大塘等散落的优质生态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丹霞—南华旅游休闲度假带”,形成“一带五镇”旅游发展新格局。

  “我们还将大力推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完成集乡村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的‘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和‘六祖圣地·禅意山水’东西两条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品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并重的结构转型。”赵英俊称。

  大南岭:舞起“大南岭”龙头大力挖掘瑶族文化

  美丽瑶乡乳源一直是韶关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在新时代下,乳源旅游产业该如何发展?乳源县委、县政府有着明确的思路:以“大南岭”为龙头,挖掘瑶族文化,建设全域旅游县。

  “‘大南岭’作为韶关加快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引擎之一,是乳源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南岭’旅游开发战略,以‘大南岭’为龙头,充分发挥‘山水林瑶禅谷’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补齐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将乳源建设成为全域旅游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钟沛东对乳源未来旅游发展信心十足。

  记者了解到,乳源将立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打民族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战略,舞起“大南岭”龙头,借力“世界过山瑶之乡”少数民族风情,以特色小镇和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突出大南岭、大峡谷、大云门、大瑶寨、大南湖五大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抓住全景化打造、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时空覆盖、全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六条主线,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把“大南岭”建成韶关旅游的强盛品牌。

  该县旅游局局长谭群英告诉记者,乳源旅游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挖掘瑶族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成果与旅游深度融合,打响“世界过山瑶之乡”的旅游文化品牌,促进“大南岭”生态旅游的发展。

  接下来,乳源将举办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农历十月初一的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通过开展瑶绣艺术节、瑶族山歌会、瑶族舞蹈、瑶族长桌宴等丰富的活动,让广大游客感受少数民族风情。

  大珠玑:自驾出游感受珠玑新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绿色旅游和绿色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拥有千年历史的珠玑古镇,正不断散发着迷人魅力,充满了新的生命力。

  ▲珠玑古巷。

  目前,南雄已基本建成以珠玑梅岭姓氏文化旅游为核心的“大珠玑”旅游圈,成功打造了珠玑文化、银杏文化、恐龙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旅游五大旅游品牌。形成了以姓氏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珠玑、梅岭文化旅游片区,以花卉观赏为核心的主田生态休闲旅游片区和以银杏染秋为核心的帽子峰-坪田生态体验旅游的三大旅游片区。南雄旅游产品更丰富多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丰富多彩的特色旅游项目,让“大珠玑”更有韵味。

  珠玑镇党委副书记刘洪告诉记者,2016年全年珠玑古巷自驾游客达79.82万人次,2017年前三季度珠玑古巷自驾游客达76.2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2.9%。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的荷包也鼓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珠玑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交通建设发展成为自驾游、乡村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据悉,南雄市推出了自驾游线路图和旅游资源分布图,并联手韶关市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实施“串珠”工程,通过发达便利的道路网络将全市主要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成约300公里长的“寻根珠玑·杏会南雄”自驾游环线,自驾游环线以市区为中心,向东、西两个方向画圈,形成一条“8”字形的景观环线。

  市民及游客:乐享韶城旅游生活争当文明宣传人

  对于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工作和生活在秀美韶关的市民群众也有话说。

  市民徐卫欣和记者聊起韶关旅游话题时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读了十九大报告后很受鼓舞,催人奋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尤为关注。近年来,韶关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而自己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个地区开展的当地特色节,例如“李花节”“柚子节”等。这些特色节日可以吸引周边乃至珠三角的游客,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件多全其美的事情。对于韶关旅游未来的发展,她希望能多创新旅游线路产品供给,发挥“旅游+”的带动功能,未来能有更多人来韶关旅游,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市民肖单迪在前不久和家人一起到南华寺游玩。她对记者说:“这次到南华寺,最大的感触就是文明。由于是在节假日出行,人流车流都比较多,但现场有许多交警执勤,指引游客安全有序停放车辆。感触更深的就是有很多车辆在排队停车,但没有听到大家抱怨的声音,也没有听到刺耳的持续按喇叭声。”

  市民周楠笑着告诉记者,近年来,每到韶关景点游玩都会拍照发朋友圈和微博,亲戚朋友看到都会相互交流旅游心得,许多网友看到微博的1也会私信询问旅游攻略。对于记者提出是否要争当韶关美景宣传员?他说:“能让更多人了解韶关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旅游企业:引入更多资本助推旅游发展

  众所周知,景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大,回本时间长。一般情况下,民营等社会资本不愿意涉及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韶关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旅投集团”),肩负着韶关市全域旅游建设的投融资责任,投资经营韶关市旅游全产业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市旅投集团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在韶关市各县(市、区)针对当地资源建设旅游项目,与政府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对景区进行投资与开发,将景区建设得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也更健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市旅投集团总经理助理蓝江介绍,该公司力求将每一个景区打造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有着完善的旅游基础配套功能。目前,市旅投集团正在韶关市重点推进南雄市帽子峰项目、仁化县丹霞山项目、始兴县刘张家山项目、新丰县桐木山项目和云髻山项目,以及与东阳光集团洽谈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合作项目。

  “以前来韶的游客不少,过夜的却并不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在韶关过夜。仅今年10月1日至7日,在韶关过夜的游客有28.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09%。”蓝江向记者解释,这与韶关市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密不可分。

  据悉,围绕着韶关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市旅投集团接下来着力投资建设韶关市旅游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丹霞山国家度假公园,以丹霞山景区为主,在仁化县打造“一大景区、两大吸引、三个主题度假集群、四套目的地服务系统集群”的旅游发展体系,助推韶关市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休闲度假胜地。同时,将继续整合资源,完善韶关市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韶关市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升韶关市酒店环境质量与接待能力。


作者
文章赞赏列表
相关新闻

标签相关

浏览量:174338 时间:2020-11-20 16:58:01

浏览量:214266 时间:2018-05-28 10:34:28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

发 表 您 的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