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步入“旅游+”时代(组图)
新疆和静步入“旅游+”时代(组图)
第三届蟠桃节旅游文化节。段平摄
中新网新疆新闻(史玉江 魏源)素有“梦中草原、骏马天堂、天鹅故乡、东归故里”之美誉的和静县,是新疆旅游资源富集区,占全国115个基本类型总数的38.6%。
自2013年以来,当地政府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弘扬民俗文化,和静县不仅旅游资源等级、密度在新疆居前列,而且“东归”历史、草原游牧文化盛行不衰。目前,已步入全新的“旅游+”时代。
把和静元素植入影视剧
歌曲《鸿雁》一直在草原上传唱,而真正让这首歌红遍全国的是2006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景区为主要背景拍摄的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上映。《鸿雁》表达了一份游子的乡愁、表达了一份草原儿女的成长心路,使得家乡成为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
正因为这部电视剧的上演和歌曲《鸿雁》的广为传唱,巴音布鲁克草原成为了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圣地,东归英雄成为了亿万人心中的传奇。正是这种“旅游+电影”的初步尝试,通过电影方式宣传推介和静旅游资源及景区景点,给和静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
“就是因为看了电视剧《东归英雄传》,我才有了来和静巴音布鲁克看看的念头,就是想看看东归英雄后裔的现代生活,想看看世界绝景九曲十八弯的壮观。这不,一放假就带着女儿来到了这里。”来自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张禄梅摸着女儿的头说。
2017年绿色和静 莓好生活第三届草莓姐暨“民族团结一家亲”城市旅游主题活动航拍。巴音达来摄
今年4月,北京民族电影展再次推出新疆和静县“大美和静”巴州影视文化暨旅游推介专场活动。这次活动是以“电影+旅游”模式,由《英雄江格尔》动画电影签约仪式、“大美和静”影视文化、旅游推介发布会、民俗文化展示、和静县主题静态展、纪录片展映、产品展示等板块组成,充分展现了和静壮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和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尔特表示,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个舞台,以民族电影展为载体,向世界展示和静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影视文化资源,以及和静县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建设绿色和静、大美和静的历史步伐。
随着《英雄江格尔》这部动画电影在各地的展映,植入作品中的九曲十八弯、天山石林、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天鹅等和静元素,草原民族的风俗民情、草原美食文化等被世人所认知,国内众多知名媒体采风团、摄影爱好者、驴友聚集和静巴音布鲁克景区,感受着和静的魅力。
把体育赛事办成旅游节
和静县体育大道旁,一个大型的体育场正在紧张的施工中,据说这是一个可以承办全国赛事的场馆,建成后可以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及多项赛马比赛,届时将会吸引无数游客来和静观光采风,为和静“旅游+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2017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新疆分会场·和静县。青格乐摄
和静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阿力腾巴图介绍,东归那达慕节一直是和静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年年都在举办。2013年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新疆站)、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服务西部行公益服务(新疆?和静)、2016年“中国体育彩票”2017年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新疆分会场?和静县)、环天鹅湖汽车自驾游活动、巴音布鲁克环天鹅湖公路自行车赛、巴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在和静成功举办。
来自上海的小伙刘祝庆兴奋的说:小时候,听到新疆就很向往。这次能到这个天鹅来了都不想走的地方,一睹和静的芳容,我很兴奋、很激动。在和静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在巴音布鲁克景区,我感受到了牧民的热情。这次与其说是来参加自行车比赛的,不如说是冲着和静的大美风光来的,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我的家人、朋友一起来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地。
巴音布鲁克景区管委会主任朱玉梅介绍说,2017年东归那达慕大会期间,巴音布鲁克景区天鹅湖景点及周边各景区、景点日接待游客就达到了7万多人,创历年新高;巴音布鲁克景区天鹅湖景点及周边各景区、景点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较上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各项体育赛事对旅游产业拉动特别明显。
把多元文化融入旅游产业
2014年和静推出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并先后赴北京、天津、乌鲁木齐、石家庄等8个城市巡演,成为了和静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并在巴音布鲁克景区实现了常态化演出,丰富了巴音布鲁克景区的旅游项目,实现了文旅的完美结合。截止目前,《东归?印象》实景剧累计演出300余场次,观众15万余人次。
2016年和静推出《土尔扈特婚礼》歌舞剧,幽默诙谐的展现了蒙古族婚俗文化,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喜迎十九大和静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启动仪式。段平摄
“在土尔扈特民俗村,我们观看的不仅仅是《东归?印象》《土尔扈特婚礼》,透过表演,我们领略到的是草原秀美的风光和草原牧民纯朴的民俗风情。触及我们灵魂的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在旅游的同时,受到了一次强烈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再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无法给予的。这么远的路来到和静、来到巴音布鲁克,我认为特别的值。”来自湖南的游客刘小兰观看完《东归?印象》后兴奋的说。
红石榴民间艺术团演出。青格乐摄
和静县文联2016年创办的文学期刊《天鹅湖》,民间纯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和静的天空》,聚集了一大批文艺爱好者,通过文学作品、摄影作品、书画作品、H5、微电影等新兴宣传手段多形式推介和静风光与人文风情。县域内多个音乐组合、音乐人创作了17首本土歌曲,以和静大美风光和民俗为背景制作的MV广为流传。
库尔勒市五中教师谢峰说:“我是个文学爱好者,从小在和静长大。近期看了和静创作的这些文艺作品,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故事,这里面巧妙的融合了对大美和静的宣传和赞美,有文艺作品的韵味,更有旅游推介的内容,一举两得,十分完美。”
目前,在和静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正在打造文化产业小镇,建成后,这里将会汇聚以草原文化为主线,东归文化、军垦文化、铁道兵文化、丝路文化等相融合的多元文化及文化人才,助力北山森林公园这个3A景区的旅游大发展,同时也将为和静全域旅游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持,文旅结合将更加的完美。
把采摘体验融进城市游
“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出来玩,今天周末,就带着孩子过来了,孩子眼界也开阔了,知识也增长了,还可以亲身体验农事活动,感觉挺好。”前来和静观光旅游的库尔勒市民何琳说。
近年来,和静县转变农业发展思路,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型农业,举办“草莓节”、“蟠桃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使得“草莓、蟠桃采摘体验+旅游”模式成为富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每年5月的草莓节、八月的蟠桃节,周边县市的游客都会来到和静体验采摘的乐趣。哪怕临近下午,仍会有不少游客在观光采摘,或自驾来和静品鲜,或全家总动员让孩子体验生活,好一片热闹景象。
“昔日的戈壁荒山如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一到春天,我们北山百果园鸟语花香,到处都是忙碌采蜜的蜂群。今年北山种的西瓜、甜瓜喜获丰收,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北山采摘和尝鲜,大家都特别喜欢北山的绿色瓜果。”北山管委会副主任杨晓清自豪的介绍说。
和静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林果采摘园规划面积为1.6万亩,种植有香梨、红枣、桑葚等十多种林果,仅沙枣就有十来万株。
“我在南疆地区走了不少的地方,南疆的大沙枣产量高、口感好。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全力嫁接北山的十几万株沙枣树,到时候这里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吸引各地区的人来和静旅游,来和静采摘大沙枣。”北山负责林果园管理的库尔班说。
和静以周边乡镇及北山林果园为依托,通过采摘体验活动,致力推进城市游、乡村游,把采摘融入旅游,形成了采摘促进旅游,旅游带动采摘的良性循环格局。
“和静县正在加速旅游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如今已经形成的‘电影+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采摘体验+旅游’等多个‘旅游+’产品,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跨界融合,效益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全域绽放’的和静旅游,已实现从观光游向‘旅游+’的‘华丽转身’,正在向区内著名、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和静县旅游局局长欧云表示。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