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步步惊心》到科幻小说 作家桐华的“斜杠”人生
从《步步惊心》到科幻小说 作家桐华的“斜杠”人生
很多人或许难以想象,写“穿越”题材的网文作家,能转型写科幻题材,还能获得2018年度“中国好书”奖。
这个人就是桐华。
近日,她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不仅再度谈到成名作《步步惊心》,也聊到了自己如今的生活状态。
资料图:桐华。
《步步惊心》就是那趟命运的列车
对很多网友来说,桐华这个笔名最初是和一部穿越剧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作为中国大陆较早一批“穿越剧”的原著作者,《步步惊心》一直被认为是一部现象级作品。当年不仅其网文引发网友追捧,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收获了不错成绩。
回忆十几年前的创作,桐华将其形容为“彻底改变生活”的作品。
她这样形容当时的创作状态:“那时候很原始,下笔的那一刻其实就是给自个儿找个事做,我就在网上发帖子。感觉大家乐呵乐呵就行了。没有目的性,唯一的目的就是自我倾诉。大概是我平时挺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的,看的时候是吸收,突然有一天就开始输出了。”
“那是一种本能吧。”如今,当命运的列车已经开出很远很远,桐华觉得《步步惊心》就是她当年踏上列车的时候。
“你已经随着这列车走了。但那一瞬间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已经踏上了这趟列车。”
电视剧《步步惊心》海报。
好奇让我不断尝试新题材
《步步惊心》之后,桐华并未一直专注于“穿越”题材,她所涉猎的题材完全可以用“多变”来形容——既有童话、神话类,也有都市生活主题的故事。
获得“中国好书奖”的《散落星河的记忆》,更是以科幻元素为背景。用她自己的话说,不断尝试新题材大概源于一种好奇心。
“我希望每一个故事能让我自己兴奋起来,如果一个东西重复,就不能让我兴奋。一定要有一些新鲜的东西,才会很兴奋,感觉大脑活跃。”
比如《散落星河的记忆》,就是她看电视时发现的一个“让人兴奋的”题材。
“我记得当时看了几个节目都和基因相关。一个是科学家在海岛做实验,通过基因改造控制岛上的蚊子;还有一个节目是通过基因寻找某个古人的后代。正好看了这些东西,就觉得很好玩。”
虽然在写作这件事上,她也会遇到卡壳之处。像写《云中歌》时,“我甚至有过感觉自己不会写了,心里想了很多故事,但文字好像不听你使唤,你得思索怎样用文字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她似乎仍然愿意尝试新的内容。桐华说,自己最近还在想,是不是哪天应该挑战写一下男性视角的故事。
电视剧《云中歌》海报。
“别人家的孩子”
但好奇只是开始。桐华却总能将这种好奇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这或许要靠一种学习能力了。
在进入大学前,桐华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完成度很高”——好好学习,考年级第一,然后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简而言之,这应该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曾在早年的一次采访中这样形容那段生活:“高三的时候,大家都在看复习资料,我还在看小说。因为学校把高三的课程在前两年就讲完了,高三整个儿一年就是在重复之前的知识点,但是之前的知识我都没忘,所以觉得特无聊。”
到了大学时,她仍喜欢看小说、看电影,或许还要加上一条窝在宿舍床上睡觉,在她的印象中黄易的作品就是那时看完的。
桐华说,只有到了考试前,她才要把自己从每天喜欢睡觉、看小说、看电影的状态中拽出来。“每天早早就起来复习功课,努力让自己过关。从这个角度说,我应该是北大学霸里的学渣。”
“斜杠青年”
在尝试了诸多题材的写作之后,桐华又担任了多部影视剧的策划、编审。
很难用一个身份定义桐华。她自己也并不想在这些身份中偏向某一个,而是乐于做一个“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身份。
在她看来,这种身份的转化其实是自己生活状态的切换。
“写作是一个封闭的状态。我写作的时候,朋友来,我都不想见。因为我觉得这打破了写作的那个圈。我不想让他们进入我的圈,我也不想从这个圈里出来,就把自己框在那个圈里。”
《散落星河的记忆》这部小说她写了将近两年。“当你在这个圈里待了两年,你就觉得亟需见到人类。”
所以写完这本书,桐华就切换到影视制作人的身份。“那就是正常的上班族的状态,有同事、有项目压力。每天除了和编剧沟通,还要跟公司、老板沟通,一群人经常要开会,和写作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她习惯在写作中释放情感,对工作则一丝不苟,只是对改编自己的作品,桐华是纠结的。
“写小说是把自己全部放到了这个故事里。而电视剧和小说截然不同,如果改编自己的作品,你必须把自己的东西打碎重塑,这很痛苦。”(宋宇晟)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