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为媒,打造京城文化地标(艺文观察·管窥戏剧节①)

  • 2018-10-25 15:56:42
  • 点赞量:2123
  • 点击量:42780
  • 作者:

以戏为媒,打造京城文化地标(艺文观察·管窥戏剧节①)

 

  老舍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科技戏剧节……金秋时节,各类戏剧节纷至沓来,或聚焦地域文化,或探讨鲜明主题,或展现国际发展趋势,各有特色,精彩纷呈。由此,艺坛版特推出“管窥戏剧节”系列,解剖麻雀,一探中国戏剧发展的新动向。 

  ——编 者 

     

  品味新时代“老舍赶集”,回望“天下第一楼”悲欢离合,体悟“平凡的世界”中“认真的重要性”,在“日瓦戈医生”“酗酒者莫非”的命运轨迹里感受人类相通的情感关怀……

  近日,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发起、天桥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第二届老舍戏剧节亮相首都舞台。来自中外的11部剧目悉数登台,戏剧论坛、剧本朗读会、主题展览等多场戏剧线下活动全面展开。

  串联起其中几部剧名,戏剧节所秉持的创作导向不言自明——以老舍先生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和戏剧愿景自勉,用精心打磨、厚重扎实的剧本,呼唤戏剧的文学精神与创作风貌;以融于时代的现实主义笔触,抒写人民情感与人文关怀。

  本届戏剧节展演剧目对创作者有哪些有益启示?如何从剧目创作和筛选的源头入手,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戏剧节?如何丰富戏剧节的表达交流空间,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戏剧品牌和文化符号?

  涵养戏剧的文学精神,“表现”经典而非“再现”经典

  剧本乃一剧之本,决定了戏剧的艺术性与思想深度。纵观中外戏剧发展史,戏剧的鼎盛无不以戏剧文学的繁荣发展为基础,戏剧精品无不以杰出剧本为依托。而当下中国戏剧的发展仍存在着优秀剧本匮乏、文学性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个困境,不仅要从对文学性更自觉的创作追求入手,更要向民族传统学习,从经典文学中汲取养分。

  老舍先生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既有鲜明京味儿特色,又有深沉的民族之思、广阔国际文化视野的文学精神。以他命名的戏剧节,在作品筛选过程中也将文学性与思想性作为一脉相承的首要标准:从根据老舍六则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开幕大戏《老舍赶集》到“开张”已30年、讲述“人道京师美馔,谁解苦辣酸甜”辛酸历程的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从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陕西人艺话剧《平凡的世界》到改编自荒诞派文豪加缪的巴黎戏剧院戏剧《围城状态》,从年轻导演张肖改编自王尔德的剧作《认真的重要性》到欧洲戏剧大师陆帕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碰撞出火花的《酗酒者莫非》……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剧目占半数以上。

  如何做到文学性与戏剧性的和谐,保留原著地域性、民族化的神采和神韵,本次戏剧节剧目在“增”“减”之间给出了答案。一是为短篇小说增内容、添故事,戏剧《酗酒者莫非》以史铁生的文学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为母本,与《原罪·宿命》《我与地坛》等多部作品糅合,以主人公A具象的身世引申到抽象的人之困境。二是将长篇小说减其情节、留其精神,通过戏剧创作者的萃取提炼,打破审美定式,以“表现”而非“再现”的创作目的,给予受众更深一层、更具新鲜视角的审美体验。话剧《平凡的世界》从百万言巨著中建立了三层叙述体系:铜雕及作者路遥的叙述、像泥塑一样的偶人形象无言但有“话”、话剧中的人物语言。三种体系互为补充观照,生发出既属于小说又不照搬小说的全新描写。

  无论是现实主义叙述,还是轻盈流动的舞台语汇,展演剧目都投射出文学赋予戏剧的深厚力量——强化故事表达的现实意义与思辨性,聚焦于刻画大时代下的人物命运,从人出发,关注人、关怀人、表现人、开掘人,读懂小人物和他们的尊严。正如《平凡的世界》导演宫晓东所言:“要在宏大叙事中倾听具体生命的叹息,记录活生生的人,让观众看到他们的希望,深入他们的梦想。”

  叙述和舞美的简洁与“留白”,彰显对受众审美的尊重

  目前,中国话剧善于以固有的叙述传统讲好故事,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先锋实验性、令人耳目一新的戏剧形式,但在自如表达想象力、象征性和诗意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此次展演剧目中,整体趋于简洁的舞美设计让受众注意力回归到故事本身,清晰的叙事框架和一些“留白”式的节奏安排,令人印象深刻。

  《老舍赶集》采用金属质感的纸质服装,夸张而写意,既是风格化的尝试,又巧妙地产生了间离效果;《酗酒者莫非》以一个红色边缘的方形电子屏为舞台背景,类似折叠的房屋背景,投影出预先拍摄的婆娑树影、远处建设工地等空镜头,同时,影像中的人通过一扇门可以走到台前,打破影像与实物的界限,加深了观看与被观看的互动关系;《平凡的世界》在360度旋转的转台上展开,转台由上而下是巨大的碾子、山坡、乡间小路和窑洞,随着旋转呈现出不同场景……简洁的舞美设计服务于内容而不喧宾夺主,也许是未来戏剧创作的方向。

  在叙述表达上,《亲爱的,胡雪岩》全剧衔接紧凑、几无停顿,但在最后“搬家”一场,阿四拿着传记《胡雪岩》要胡雪岩签名时,胡雪岩拿起笔,看着阿四为他写的传,古筝配乐幽幽弹起。这十几秒的刻意停顿便是晚清商人胡雪岩对自己一生浮沉的唏嘘与慨叹,这是导演留给胡雪岩的自省,也是留给观众的自省。相对于一些戏剧结尾惯用的画外音、独白式的呈现方式,这样克制的表达与“留白”或许能留给观众更大回味空间。这也启示创作者:戏剧的最好状态,也许就是将满未满、有形与无形间的状态,也许就是在“留白”中体现出的对受众审美的尊重。因为,话剧舞台理应是创作者与观众共同放飞想象、实现创作力与鉴赏力共同提升的地方。

  立足地域特色,搭建国内外戏剧文化交流平台

  19世纪60年代沿袭至今的英国斯特拉福“莎士比亚戏剧节”,1992年开始举办的“契诃夫国际戏剧节”,2014年天津开始举办的“曹禺国际戏剧节”……国内外以艺术家为文化名片举办的戏剧节不在少数,近几年国内戏剧节的种类也愈发丰富。要获得持久生命力,戏剧节需要从项目筹备、策划到剧目征集、筛选等进行严格把关,同时挖掘差异化的自身特色,更好满足细分市场后观众多元化的需求。

  与上一届相比,本届老舍戏剧节去掉了“国际”二字,其定位更加立足北京的地域特性,也更蕴含走向国际的视野与文化自信。除剧目展演外,还策划举办戏剧论坛、剧本朗读、主题展览等内容。国外参演剧团主创以及剧评人和戏剧观众面对面交流剧目创作初衷、表演心得,探讨戏剧品牌锻造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度扩容。同时,“老舍点戏”主题展览将戏剧节的表达空间延展到剧场之外。展览内容是上世纪50年代戏改期间,老舍先生亲笔拟出的68出京剧剧目提纲手稿中的经典作品,配以55位当代知名画家的戏画作品,展现老舍先生对戏曲戏剧文学的热爱。

  “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城培育了老舍先生创作的审美感受,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老舍戏剧节作为从这方故土中生长来的文化枝丫,更应注重戏剧节与城市特质和谐共生的关系,凸显文化辨识度,延续老北京深厚的戏剧文化传统,展现新时代北京文化融合的魅力,用世界语汇讲述中

 

作者
文章赞赏列表
相关新闻

标签相关

浏览量:160525 时间:2020-11-20 16:58:01

浏览量:198459 时间:2018-05-28 10:34:28

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

发 表 您 的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