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并不是中国的父亲节——也说所谓“父亲节”
6月17日并不是中国父亲节 .
—— 也说所谓“父亲节”
关于所谓“父亲节”的文章开始刷屏了 。实际上,许多人连这日子是咋回事也没弄明白,只是跟着追风 。不知道这个美国的父亲节了,什么时候被中国人磕了头弄成节日了?只能说,西方文化实在太具有入侵性,1972年美国总统才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至今不过40多年时间,就成为许多没头脑中国的稀里糊涂跟风要过的洋节之一了 。还振振有词“要有仪式感”,这是“节日存在的伟大意义”云云 。要知道,中国早在1945年就正式设立全世界最早的父亲节,在今天却被很多国人遗忘了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有些人入了洋籍,或骨子里给洋人磕了头另当别论)
美国父亲节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目的是纪念自己劳累而死的父亲威廉斯马特 。1966年美国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直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才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的纪念日 。
相较于美国父亲节的设立,中国的父亲节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正式设立时间也比美国更早 。[强]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 。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悠闲] 。
1、纪念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 。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 。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 。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玫瑰][咖啡] 。
展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敬老传统,纪念长辈老人,让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 。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白眼] 。
现在吵吵的西方所谓“父亲节”,对中国人而言,大多是跟风 。睡一觉就过去了 。商家则借机炒作,大有“不买我的东西,不来我餐馆用餐,不转我的信息”就不是孝子之意 。其实,留在心灵深处的,应当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像“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遗产”等传统思想,要让这些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与灵魂里 。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释即为父亲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迈开双腿奔波做事的人 。由此可见,千年传承的中华道德文化内涵,不会以节日符号而转移 。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 。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 。希望现在的中国政府正式发声,将早在1945年全民抗战胜利前夕确定的每年8月8日的中国父亲节正式确定为国家节日,让我们全球华人共同庆祝我们自己的父亲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 。
坚决反对国内奴才过美国人的父亲节!希望国人多用脑子。不要动不动就跟风过洋节
亲们,8月8日才是咱们国家的父亲节,过这么早,跟风美国人,把洋节当自己节日过,大错特错
从本群每个人做起,抵制文化入侵,我们要过就过8月8日的中国父亲节
匿名